中风后遗症老人的护理
发布时间:2025-08-28 浏览数:0



中风后遗症老人护理指南:方法与要点

图片

640(7)


中风(脑卒中)后,许多老人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,如肢体瘫痪、语言障碍、吞咽困难、记忆力减退等。科学的护理能帮助老人恢复功能、预防并发症,并提高生活质量。以下是中风后遗症老人的护理方法和要点,内容通俗易懂,便于家庭照护者参考。

图片



01
一、日常护理方法




1.肢体康复训练


被动运动:若老人无法自主活动,家属或护工应每天帮助其活动关节(如屈伸手指、抬腿、转动手腕),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。


主动运动:鼓励老人尽量自己完成简单动作(如握拳、抬臂),逐步增加难度(如扶墙站立、慢走)。


平衡训练:坐稳后练习站立,站稳后尝试短距离行走,需有人搀扶以防摔倒。



2.语言障碍护理


耐心沟通:老人若说话不清,不要催促或打断,可通过手势、写字板辅助交流。


语言训练:从简单词汇开始(如“是”“不”“喝水”),逐步过渡到短句,可配合图片卡片练习。



3.吞咽困难护理


调整饮食:食物应软烂易吞咽(如粥、蒸蛋、糊状食物),避免干硬、黏性大的食物。


进食姿势:坐直或半卧位,头部稍前倾,小口喂食,吃完检查口腔是否有残留。


警惕呛咳:若频繁呛咳,需咨询医生是否需鼻饲管辅助进食。



4.预防压疮(褥疮)


定时翻身:每2小时帮老人翻身一次,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。


保持皮肤清洁:每天用温水擦洗身体,尤其是骨突处(如臀部、脚踝),擦干后涂润肤霜。


使用减压垫:床垫选择记忆棉或气垫床,减少局部压力。



5.大小便护理


定时提醒排尿:每2~3小时询问或协助老人如厕,尿失禁者可穿成人纸尿裤。


预防便秘:多喝水、吃高纤维食物(如南瓜、燕麦),必要时按医生建议使用缓泻剂。


02
二、心理护理要点


中风后老人易产生抑郁、焦虑或情绪暴躁,需格外关注心理状态:


多陪伴鼓励:即使老人表达困难,也要耐心倾听,肯定他的进步(如“今天手抬得比昨天高了”)。


保持社交:鼓励亲友探访,或推轮椅外出散步,避免长期封闭在家。


培养兴趣:根据老人能力安排活动,如听音乐、拼图、简单手工。


03
三、安全防护重点


1.防跌倒:

家中移除地毯、杂物,浴室安装扶手和防滑垫。

老人行走时需有人陪同,穿防滑鞋。


2.防烫伤:

洗澡水温不超过40℃,热水袋需包裹毛巾再使用。


3.防误吸:

吃饭时保持安静,避免说笑导致呛咳。


04
四、家属注意事项


学习急救知识:如突发再次中风(口角歪斜、肢体无力)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

定期复查:遵医嘱检查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调整康复计划。


自我调节:护理工作繁重,家属也要注意休息,可寻求社区或护工帮助。



中风后护理需要耐心、细心和科学方法,既要帮助老人恢复功能,也要预防并发症。通过坚持康复训练、细心照料和情感支持,许多老人能逐步改善生活质量,重拾部分自理能力。

关键口诀:勤翻身、多活动、慢进食、防跌倒、心开朗!

具体护理措施需根据老人实际情况调整,如有疑问可以咨询罗福医生或康复师。